欢迎访问 特产关注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监督 > 正文

我国人口零增长时代逼近了?

发布时间:2021-12-17作者:佚名来源: 南阳农业农村局

  2020年相比2019年,全国人口净增204万人,创下了1962年以来的新低。在疫情、育龄妇女减少等多因素的影响下,2020年出生人口创下近年来的新低,同时,我国总人口净增长也明显下降。

  根据国家统计局近期发布的《中国统计年鉴2021》显示,2020年相比2019年,全国人口净增204万人。第一财经记者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对1949年以来历年人口净增量梳理发现,2020年净增人口数量创下了1962年以来的新低。

  1961年以来历年人口净增量

  (注,数据不涉及港澳台地区。来源:记者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整理)

  数据显示,1960年、1961年总人口连续两年下降。1962年迅速反弹,当年净增人口达到了1436万人。其后,从1963年开始到1975年,年净增人口均超过了1500万人。1976年后净增人口数量虽然有所下降,但也都在1100万以上。尤其是,从1986年到1990年净增人口均超过了1500万人。进入上世纪90年代,净增人口也一直保持在1000万以上。

  世纪之交的2000年,净增人口30多年来首次下降到1000万以内,为957万人。到2010年,当年净增人口只有641万人。不过,2012年当年净增人口达1006万人,成为新世纪以来的新高点。

  净增人口持续下降,与出生人口的变化紧密相关

  新世纪的第一个十年,国内人口仅增加了7664万人,第二个十年在生育政策调整的情况下,人口共增加了7558万人。也就是说,新世纪以来的20年里,我国人口净增加量低于上世纪70年代的增量。

  从发展趋势来看,今年人口净增幅度可能继续走低。这其中的一大原因是,近年来,净增人口持续下降,与出生人口的变化紧密相关。

  根据记者统计,包括贵阳、河南等地公布的,前三季度出生人口数据、新生儿筛查或户政出生登记等数据都出现了同比下降的情况,降幅均超过一成,延续了持续下滑的态势。

  人口负增长的脚步提前了

  针对人口问题现状和面临的挑战,人口专家、广东省人口发展研究院院长董玉整教授分析,从现有的情况来看,人口总量增加的动力缺乏,越来越难,出生人口越来越少。发展的趋势,就是越来越接近于出生人口与死亡人口相交叉的边缘。

  中国人口学会副会长、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陆杰华表示,从人口变化的规律来说,应尽量延长人口红利的时间,通过一些制度安排来借鉴其他国家人口负增长所带来的一些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避免走弯路,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陆杰华表示,现在数据还是“正”的,自然增长率是1.45‰,2021自然年度还没过去,出生人数和死亡人数的绝对数还没有公布,那就是一个相对数。2019年死亡人口是980多万,但因为人口老龄化,它这个数每年是上升的,去年出生人口是1200万,今年要是低于1000万的话,那就有可能进入负增长。之前是预估2027~2030年才进入负增长,现在如果今年不增长,明年没有回升的话,可能就这两年的事了。

  他还表示,人口无论是总量还是结构对社会经济发展都是基础和全局战略性的变量。人口是个慢变量,实际上会作为一个长周期影响几十年。对人口红利、养老金、养老照料等方面都会带来持续性的挑战。

  中国劳动力资源的绝对量依然较大

  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中国计划生育协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王培安日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人口是社会发展的主体,也是影响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变量。人口多了不好,但也不是越少越好。如果生育率太低,规模降得太快,年轻人口缺乏,老龄化问题就会很突出,削弱经济社会发展的活力,加重经济社会的负担。因此,要切实把三孩生育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落到实处,大力构建生育支持政策体系,提高出生人口数量,改善人口年龄结构,推动实现适度生育水平。

  国务院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国家统计局总统计师曾玉平表示,尽管劳动年龄人口减少,但中国劳动力资源的绝对量依然较大。提高劳动者的技能水平,解决岗位需求不匹配的结构性矛盾,将成为就业的主要问题。人口素质提高会进一步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全要素生产率提高,推动人口和经济社会持续协调、健康发展。


原文链接:http://nyj.nanyang.gov.cn/jcyj/475944.htm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特产关注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中特时代品牌管理有限公司主办--特产协会官方网站--特产行业信息化应用平台安全联盟站长平台

特产关注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2-2022 tcgz.org.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3003596号-15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340号

联系电话:010-58471778 手机:15340107939 监督电话:13161838198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8471778

联系邮箱:zgtczxwx@foxmail.com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院西配楼205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