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抱渔产业 增收添新途
发布时间:2021-06-21作者:来源:
仲夏时节,于田县木尕拉镇博斯坦村迎来养殖的成鱼出塘上市。在鱼塘旁,看着一条条七八斤重的草鱼在网中扑腾,水花四溅,村民阿布都艾尼·买提肉孜的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博斯坦村距离于田县城14公里,全村只有32户124人。该村毗邻克里雅河,风景秀美,虽人均耕地少,但水面资源丰富。村里虽有鱼塘养鱼的历史,但水面利用率低,不成规模,且缺乏科学养殖技术,收益不大。为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自治区国资委派驻第一书记和村“两委”把发展渔业作为实现村民增收、农业发展和乡村振兴的基础。
2021年初,博斯坦村广发英雄帖,引进企业和项目,高起点设计规划渔产业。最终,有着20多年养鱼经验的和田县养鱼大户宋群友“中标”。自治区国资委驻博斯坦村第一书记魁刚和村“两委”对村里的老鱼塘进行了统一规划和整合,宋群友投入三四百万元用于清除塘底淤泥、拓宽塘堤护坡、科学规划养殖区域等,村里468亩闲置废弃的老鱼塘变成了标准化养殖鱼塘。
6月18日,博斯坦村养殖鱼塘边,宋群友正在喂鱼,随着饵料的入水,成千上万条鱼跃出水面,塘面上泛起一片浪花。“我请专业机构对水质进行了检测,这里水质优良,非常适合养鱼。现在,我已经投放了5个品种的鱼苗,预计年底能收获40吨商品鱼。”宋群友说,除了活鱼销售,下半年他还打算在村里建鱼苗繁殖中心、宰杀工厂和冷库,形成一条从养殖、加工、销售直到餐饮的完整产业链。
魁刚算了一笔账,每亩鱼塘年承包价150元,1年下来能为村集体增收7万多元;规模化养殖需要大量劳动力,可直接带动本村村民就业,每人每天可增收200元;养殖技术和水平的升级能潜移默化影响村民,使他们掌握养殖新知识、新技术,实现村里渔产业的提档升级。
“村里为养殖户打开了科学养殖的大门。”阿布都艾尼·买提肉孜感慨道。以前,他是公认的养鱼能手,全村数他的鱼塘里鱼苗长势好、收益高,但即便这样,1亩鱼塘1年下来收入也不到500元。
阿布都艾尼·买提肉孜说,以前,他投放鱼苗之后从不换水,也不懂科学喂养,认为鱼会自己吃鱼塘里的芦苇,感觉鱼饿了,他会扔点苜蓿和玉米。现在,他跟着宋群友学到了科学养殖技术,3个鱼塘里的鱼养得又肥又大,2021年估计每亩鱼塘可增收数千元。
此外,他还负责用自动投料机给宋群友的鱼塘撒饲料,1个月收入4000元。一边赚钱一边掌握养鱼技术,阿布都艾尼·买提肉孜准备下半年扩建自家鱼塘增加收入。
“头雁”领飞,乡村产业振兴也有了展翅力量。魁刚谋划,在博斯坦村以“渔业+”为载体,延伸至渔业观光、体验、科普、特色餐饮,形成主题文化旅游线路,产业与旅游联动发展;继续整合鱼塘打造千亩渔业基地,构建于田县渔业展销窗口,辐射带动和田地区水产专业化、规模化发展。
http://nynct.xinjiang.gov.cn/nynct/dzdt/202106/3e73b72b404741aca9986c10a06997a9.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