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特产关注网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动态 > 正文

如何推动农村集体经济更好保值增值?

发布时间:2025-09-23作者:佚名来源: 海南省农业农村厅

  

  

  东方市白查村空中俯瞰图

  

  推动农村集体经济更好保值增值

  文 | 王涛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提出,要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健全推动乡村全面振兴长效机制。海南约有80%的土地在农村,40%的人口是农民,乡村振兴的成效决定自贸港建设的成色。当前,乡村振兴工作成效明显,但村集体这匹“小马”在拉动乡村振兴这辆“大车”时仍稍显动能不足。要加强党建引领,下大力气发展村集体经济,把村集体经济切实变成村庄的经济支柱、村民的重要收入来源,以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壮大不断为村集体这匹“小马”供血赋能,让乡村真正留得住人、聚得起心,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农村集体经济保值增值的研究背景

  全国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现状。《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第三条规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是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巩固社会主义公有制、促进共同富裕的重要主体,是健全乡村治理体系、实现乡村善治的重要力量,是提升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凝聚力、巩固党在农村执政根基的重要保障。村集体经济组织能不能发挥作用、作用发挥得好不好一定程度上取决于集体经济发展得强不强。另据《农民日报》2024年5月的报道,当前全国乡、村、组级农村集体经济组织96万个,农村集体账面资产9.14万亿元,集体土地总面积65.5亿亩。2021年全国村集体经济组织总收入6684.9亿元,村均122.2万元,其中经营收益5万元以上的村占总村数的59.2%。全国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日益健全,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实现共同富裕奠定较好基础。

  本文以桥南村为样板,对海南村集体经济进行调查研究和分析。桥南村地处东方市板桥镇镇墟,与桥北村、板桥村相邻,是一个汉族行政村。根据最新统计数据,该行政村辖区总面积达5217亩,其中优质耕地1200亩,坡园地4017亩。现辖16个村民小组,共765户3368人。该村自然条件优越,土地肥沃,光照充足,且较少受台风等极端天气影响。区位优势明显,紧邻高速公路出入口和高铁站点,交通十分便利。村民收入来源主要包括特色种养殖业、冬季瓜菜种植和外出务工等。2023年统计数据显示,该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92万元。该村集体财产包括4块耕地,总面积约300亩,年集体收入仅1.2万元,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东方市感恩河扶室村码头

  桥南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制约要素

  村集体经济的发展水平,直接影响着村党组织在乡村治理中的组织力和动员力。当前,桥南村村集体经济发展面临的制约因素,既有特定历史原因形成的遗留问题,又存在着与其他村庄类似的共性问题。只有精准识别这些制约因素的本质,才能制定出有效的发展对策。

  村集体的土地资源未能发挥物之功效。长期以来,桥南村集体经济收入极其有限,村委会等公共场所的日常运营往往依赖于财政拨款或有关单位支持。具体而言,其造血能力弱有如下原因:

  一是村集体土地财产存在事实上流失的风险。《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第三十六条规定,集体财产依法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集体所有,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依法代表成员集体行使所有权,不得分割到成员个人。实践过程中,征地补偿款往往直接分配给村民个人,导致集体资产持续流失。以桥南村为例,2016年村集体土地征收补偿款到位后,村民主张分配该笔资金,其理由是本乡镇及其他乡镇普遍采取分配做法。若该笔集体资金被分配,将严重削弱村集体本已不强的自我发展能力。更值得警惕的是,若村集体现存的300亩土地未来被征收并继续采取分配模式,则村集体将彻底丧失赖以运转的物质基础。这种情况不仅会导致集体经济组织功能弱化,还将严重影响村“两委”的组织动员能力,进而削弱农村基层治理效能。这一现象折射出当前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制度亟待完善的问题。

  二是村集体土地财产租赁收益长期偏离市场价。土地“三过”(土地租赁期限过长、面积过大、租金过低)致使土地几近完全丧失经济价值。20世纪90年代,海南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传统农作物种植收益较低。作为海南省西部城市,东方市的土地价值与海口、三亚等存在明显差距,导致大量土地处于闲置状态。在此背景下,部分资金相对充裕的村民和企业以较低价格获取了大量土地长期使用权。由于受土地所有权制度限制,这些交易多以长期租赁形式实现。具体到桥南村,村集体所有的300亩土地被当时的村干部以年均约25元/亩的价格对外出租,租期长达四五十年。目前这些租赁合同仍在履行期内,仅有一块土地经协商后将租金提高到120元/亩。这使得本应成为村集体重要收入来源的土地资源,实际产生的经济效益微乎其微。

  农村集体经济的班子发展意愿不强。村集体经济发展关键靠人。只有把村“两委”干部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村集体经济才可能有更大起色。桥南村是一个矛盾多发村,村干部的精力主要用在维持村庄正常运转、解决纠纷矛盾上。具体来说,有以下因素:

  一是历史廉政问题降低了村民对村集体支出的信任度。由于历史遗留的村干部廉政问题,村民对集体经济发展事项往往持审慎态度。2016年,东方市纪委查处桥南村两任村干部侵占集体资产、公款旅游等违纪问题后,村民对村“两委”的信任度明显下降。虽然本届村干部公信力有所提升,但因产业投资周期长、风险大,村民仍顾虑后续可能出现的廉政风险,对产业发展项目多持保留意见。现行制度通过严格支出程序有效遏制了公款消费等违规行为,但也带来了新的问题:一方面,审批流程繁琐,单笔超5000元的支出需经党支部提议、镇级审批等多道程序;另一方面,乡镇小额采购常面临票据不全的报销难题。这些制度性障碍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村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形成“不敢为”“不便为”的困境。

  二是发展存在固有经营风险。桥南村位于镇墟,位置优越、交通便捷,每年冬季固定吸引“候鸟”前来避寒,同时有大量内地务工人员在此从事季节性农作,形成稳定的半年期流动人口。基于此,镇村两级正筹划联合多个村集体共同发展民宿、宾馆等租赁产业。这类项目具有短期直观可见的稳定收益,但同样面临市场波动带来的长期经营风险,导致决策困难。类似困境也存在于农业生产领域,如传统辣椒、玉米等作物收益有限,而周边村庄种植百香果等经济作物取得显著效益的案例,既激发了村民的种植意愿,也引发其对市场风险的担忧。与企业自主经营不同,村集体产业的决策者面临双重压力,既要承担经营风险,又要对集体资产保值增值负责。一旦决策失误导致亏损,村干部不仅要面对镇政府的问责,还需承受村民的质疑,这种责任压力会加剧决策保守倾向。

  三是班子能力建设存在不足。当前桥南村领导班子在产业发展方面主要存在三类能力短板:部分成员市场敏锐度不足,难以准确把握市场动向;从退伍军人和返乡大学生中选拔的干部具有群众基础和学历优势,但普遍缺乏致富的实践经验;从本地商户中推选的致富带头人,商业经营经验丰富,在农业经营和集体资产增值方面的办法却不多。更深层次的问题在于,由于村干部连任机制较为固定(非特殊情况基本可连续任职),导致其知识结构和视野容易固化,这种封闭性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村集体经济的创新发展。

  

  

  东方鳄鱼产业小镇

  桥南村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

  坚定不移推进集体财产保值增值。土地资源是乡村最重要的生产资料,对桥南村而言更是集体经济发展的唯一物质基础,必须予以科学保护和高效利用。当前,着力解决桥南村土地存在的“三过”问题,将显著提升村集体经济的自我造血功能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明晰集体财产权属、防止变相分配。根据现行法律法规,村集体土地及其征收补偿款均属于不可分配的集体财产。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村民对未承包的集体土地既不享有所有权,也不具备其他法定权益,因此无权要求分配集体自留土地的征收补偿款。《海南省征地补偿费分配使用管理暂行办法》规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自治组织依法取得的属于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自治组织留成的土地补偿费应当实行专款专用,用于被征地农民参加保险、发展二三产业、农村公共设施建设。这一规定的立法本意在于确保征收补偿款与集体土地一样,始终服务于村庄整体利益和长远发展。

  推动集体财产增值、取得市场收益。发展村集体经济的基本要求,是确保村集体能够按照市场价格从集体财产中获得合理收益。针对这一目标,当前要重点推进以下工作:首先,全面清查全村存在的“三过”土地问题。东方市政府已于2024年出台专项文件,在全市范围内推动解决这一问题,要求在尊重历史事实的前提下,将土地租金逐步提升至市场价格的50%。东方市委巡察组今年将破解“三过”问题列为对桥南村巡察的重点内容。目前,板桥镇已推动完成33宗土地租赁价格调整,年均租金平均上调近400元。其次,重点整治土地转租乱象。桥南村存在土地被多次转包谋利的问题:首次承租人以签订虚假合同等方式规避转租差价分配条款,致使村集体无法从土地增值中获益。同时,村委会难以掌握土地实际使用人及最终租赁价格,削弱了集体议价能力。这一状况亟须通过规范管理加以改变,为后续重新议价创造条件。

  推动集体财产扩容、不断做大做强。发展村集体经济需要建立“双轮驱动”的收益机制:既要盘活自留土地资源,也要规范发包土地管理。一是要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的根本地位,稳步提升村集体在土地征收补偿中的留成费用占比,从现行的5%逐步提高至15%或者更高。二是推动获取更多可以由村集体直接调度的资源特别是垄断资源。从经济效果上看,对村集体经济组织而言,集中平整更容易吸引投资规模大的外地客商,土地租赁价格将会显著提升,可以获取稳定的土地租赁差价。例如,四川省眉山市永丰村推动土地流转集中种植,全村建成高标准农田3340亩,着力打造四川“天府粮仓”核心样板区,较大的土地面积更适合发展产业,极大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对村民而言,每年租金发放稳定、不易拖欠,还可以获取劳动性收入,对外地客商而言,降低土地租用协商成本,有利于请求村集体协助解决用工用电等问题,降低商业风险。

  拉动乡村振兴的“大车”,必须依靠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才能让村集体“小马”变“良驹”。土地是村集体最大的往往也是唯一的资产,村集体财产保值增值对村庄的重要性就如国有资产之于国家。村干部的能力和发展意愿则直接决定着村庄土地价值的发挥效能。要始终明确村集体对全村所有土地(包括发包给村民的土地)享有所有权,要推动村干部想方设法、千方百计最大化活用本村资源,既要用好村集体经济组织可支配的土地,又要努力推动全村土地一盘棋,让土地价值产生更大经济效益。村集体对土地的掌控和运用程度决定了村庄发展的程度,要始终从土地资源着手,最大限度挖掘全村土地的潜能,让土地在村集体的运作下成为全村的“金饭碗”。

  

  东方南繁水稻现代农业产业园感城镇制种基地

  

  (作者单位:省委组织部)

  图片来源于东方市融媒体中心




原文链接:https://agri.hainan.gov.cn/hnsnyt/ywdt/zwdt/202509/t20250923_3935436.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特产关注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特时代品牌管理有限公司主办--全国特产行业信息化应用平台

特产关注网 tcgz.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03596号-15

联系电话:010-57028685,监督电话:15010596982,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院西配楼205办公室

客服QQ:871104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