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让田间大地连着云端大数据
发布时间:2025-09-17作者:佚名来源: 海南省农业农村厅
9月2日,海南省秋收秋种气象服务正式启动。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的秋收秋种气象服务有了“新帮手”——海南省气候中心升级改造的海南省农业气象灾害监测预警系统正式投入运行,为全省秋收秋种提供更精准高效的科技支撑。
新系统以“云+端”为核心架构,涵盖农业气象数据库、农业气象业务系统和农业气象服务手机App三大模块。通过整合历史气象、遥感、农作物产量、灾情和物候等多源数据,实现全流程管理和智能化分析,能够提供“分区域、分作物、分灾种”的灾害监测与预警。特别在秋收秋种关键期,系统依托格点化气象预报和作物适宜度模型,可自动生成未来10天农事活动适宜性分布图,并能实时发布水稻收割、瓜菜采收等农事建议,为农民科学安排农事提供直观依据。
新系统还强化了移动端服务能力。农户通过下载“海南农气”App,可第一时间接收台风、暴雨、高温等灾害性天气预警,还可查看所在乡镇乃至农场级别的气象风险提示,定位分辨率达到1公里×1公里,真正实现“点对点”的精准服务。
“以前收割稻谷全靠经验,现在手机会提醒适宜收割的时间,真是省心!”保亭县农户周安福高兴地说。今年8月下旬一次强降雨来临前,他正是凭借App推送的“抢收提醒”,提前完成稻谷收割,避免了损失。此外,系统具备农情互动和专家咨询功能,农户可以上传田间实景和灾情照片,实时反馈作物长势;专家则可在线答疑,为农户提供技术指导。这种双向互动让气象服务从“单向发布”升级为“精准对接”。
从监测到保险,科技链条也在不断延伸。通过历史气象数据和灾害指标模型,系统可快速生成风灾、旱灾等灾害证明,为农业保险理赔提供客观依据,为海南正在推进的水稻、橡胶等气象指数保险提供强数据支撑。
与此同时,依托遥感和作物模型,系统可动态监测农作物长势,生成“与常年对比”曲线,为全省粮食产量预估和产业决策提供科学参考,也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数据保障。
随着海南晚稻陆续进入收割期,全省粮食生产迎来关键节点。“有了这个系统,我们的工作更主动、更精准,也让农户对收成更有信心。”海南省气候中心农业气象首席李伟光表示,未来将继续拓展系统功能,把更多科技成果应用到农业生产一线。
一头连着田间地头,一头连着云端大数据。如今,海南秋收秋种的“智慧保障网”已全面织就,丰收喜悦的背后,是气象科技不断创新与升级的坚实支撑。
原文链接:https://agri.hainan.gov.cn/hnsnyt/ywdt/zwdt/202509/t20250917_3931893.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