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出新“丰景” 多途促增收
发布时间:2025-09-17作者:佚名来源: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
在十万大山山脉南麓的崇山峻岭间,防城区扶隆镇那勤村依托得天独厚的山地气候,孕育出品质优良的肉桂、八角。2024年,那勤村驻村第一书记李宏春带领村集体用无人机探索乡村全面振兴的发展新路径。
村干部正在操作无人机为甘蔗喷洒农药。记者 卢镰太 摄
那勤村下辖12个村民小组,多数村民世代种植肉桂、八角,部分村民外出务工或从事生猪养殖。走进山林,连片的肉桂树、八角树枝繁叶茂,树皮与果实散发着独特的香气。“我们的桂皮皮厚油足,在市场上很受欢迎。”种植户黄大叔说,可是桂皮采收后,村民要背着几十公斤重的桂皮,沿着陡峭的山路往外运,来回一趟要两三个小时,遇到雨天路滑还容易摔跤;用马驮运虽省力些,但成本高,一匹马一天的运费就要两百多元,桂皮还常因运输不及时受潮,品质下降,卖不上好价钱。这成了村民增收路上的“绊脚石”。
为解决运输难题,市林业局选派的驻那勤村第一书记李宏春带着工作队员和村“两委”干部扎进山林。他们跟着种植户实地察看,召开10多场座谈会,听取村民意见建议。“能不能用机器运?”“无人机能吊重物吗?”讨论中,不少村民提出了想法。
2024年,李宏春结合那勤村地形特点和村民需求,再次组织调研论证。该村严格执行“四议两公开”程序,邀请党员、村民代表共同参与决策。经过多次讨论,大家一致同意用村集体经济发展资金购置两台载重50公斤的大型运载无人机,既能吊运桂皮、八角,还能为农作物喷洒农药。“买无人机前,我们还去其他区县考察过,确保技术成熟,要让村民放心。”李宏春说。
今年3月初,气温回升,桂皮进入采收旺季,那勤村的无人机正式“上岗”。通过合作运营模式,村集体以每公斤2元的价格提供有偿运输服务,服务范围从那勤村辐射到周边的扶隆镇其他村屯和大菉镇等地。“以前雇人运100公斤桂皮要花200元,现在用无人机运,同样的价格几十分钟就运到山下。”种植户李阿姨算起账来满脸笑意。据统计,今年上半年,仅无人机吊运桂皮这一项,就为村集体创收6.5万元。
立秋过后,那勤村的稻田、甘蔗地进入病虫防治关键期。村集体又及时调整无人机用途,组织操作人员为农作物喷洒农药。“无人机喷药均匀,一亩地只要10分钟,比人工喷药效率高好几倍,还能避免农药接触皮肤。”负责无人机操作的村干部介绍,目前已为村里200多亩稻田、150多亩甘蔗地完成了病虫害防治,后续还会根据村民需求,扩大服务面积。
如今,在那勤村的山林间、田野上,无人机不时掠过,成为乡村全面振兴路上的“新帮手”。
原文链接:http://nynct.gxzf.gov.cn/xwdt/gxlb/fcg/t25968580.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