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山农民种了20多年的大米品种是怎样来的?
发布时间:2025-01-06作者:佚名来源: 上海市农业农村委员会
□记者 施勰赟
通常消费者购买大米会认准品牌,并不会细究品种。但在上海宝山,如果提到地产优质大米,很多老百姓都会第一时间想到“宝农34”。这个由宝山区农业良种繁育场选育的粳型常规稻,自2000年推广种植以来,始终是宝山农民心中的“白月光”,即便是品种更新换代,仍有部分种植户会预留面积给这个传统品种。
想让更多人品尝到
优质米饭的美味
“宝农34”的诞生要溯源至1984年9月。那一年,育种技术人员曹金兴被调往宝山区农业良种繁育场,担任场长。四年后,他作为宝山区农业技术人员被派往日本与上海缔结友好城市的大阪府泉佐野市学习水稻栽培技术。
“永远忘不了第一次在指导老师家吃饭时的感受。农家不起眼的灶头上竟然可以煮出那么好吃的米饭,洁白的米饭又香又糯,不需要配菜就可以吃一大碗。”曹金兴说,那一刻他就下定决心,要学好育种技术,有朝一日,一定让国人也可以吃上那么美味的米饭。
学习结束时,他向老师提出,是否可以把自己在日本参与研究的稻米种子带一些回国,继续自己的科研。指导老师欣然应允,亲手为他挑选了近50个稻米品种,给他留作纪念。但让他失望的是,这些稻米种子在宝山的土壤上却有些“水土不服”,尽管其中不少品种在抗病性、初期长势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但到收获时节,产量却明显低于本地品种。
产量就是农户的“生命线”,仅此一个缺点就不可能成为优质种质。
曹金兴并没有气馁,他决心重新出发,利用水稻亲本花粉杂交,培育新一代适合上海本地生长的优质水稻品种。
坚守初心最终育得良种
曹金兴带领繁育场的技术人员一同精心挑选了10多个上海本地以及外省市优质的水稻品种,与引进的材料进行杂交试验,再经过年复一年的田间观察,对下一代进行层层筛选。
“我们那时候育种没有什么高科技仪器,也没有辅助技术,全靠田间仔细观察,找到一个好品种就像大海捞针,得在田头来回跑个几十次。”曹金兴凭借着对初心的坚持,带领团队坚守田头,对每一份材料做好观察笔记。
功夫不负有心人,最终在众多试验品种中,他发现了一个各方面优势都比较明显的品种。
然而,就在团队打算对这一杂交品种进一步研究时,意料不到的事发生了。那年白露节气过后突然来了一波冷空气,使得上海气温低于历年温度5—6摄氏度,可能会对水稻生长造成影响。曹金兴从繁育场回到家后,怎么都放心不下地里的水稻,思来想去,他又骑上自行车回到农场,小心翼翼地徒手挖起了一株长相最好的试验品种带回家,当作盆景一般小心呵护。最终,这株水稻没有受到冷空气影响,长势特别好,成了下一年试验的种子。
为了能够增加“宝农34”的复种次数,加快试验进程,曹金兴几乎每年都要远赴海南进行加代。1999年,经过8年试验的水稻品种已稳定,无论抗病性还是质量、产量都表现突出。这一优质稻米得来不易,考虑到这个品种出自34号试验田,他将其命名为“宝农34”,意为宝山农民选育的优质稻。
优质米造福消费者
也让农民受益
“宝农34”的横空出世,不仅让消费者感到惊艳,也让试种的宝山农民感到惊喜。该品种不仅抗病性好、外观佳、口感出众,最重要的是,这样的高品质米产量也不落后,一般亩产稳定在600公斤左右,最高亩产量超过了700公斤。
“这个品种加工出来的米颗粒整齐、外观晶莹剔透,吃起来软糯带点甜味,口感很好。”品质好的稻米,售价自然也比普通米更高。很快,“宝农34”成了当地农民争相选种的品种,这一新品种不仅给当地农民带来了更高的收益,也让大家看到了大米优质优价的可能性。
为了保持品种稳定性,曹金兴每年都会带领团队对品种提纯复壮,延长品种在生产上的使用年限,另一方面还会带领团队继续繁育更优质品种,丰富宝山地产大米品种。甚至在退休后,他还义务留在繁育场,参与品种选育等工作,将好品种延续下去。
如今,经过一代又一代的稻米育种家的努力,优质品种逐渐增多,“宝农34”的优势已不再那么明显,但对于宝山的农户而言,这个品种就是他们“梦开始的地方”,是大家从“卖稻谷”向“卖大米”转变的开端,也是我们餐桌上稻米品质逐步提升的见证。也正是有了像曹金兴这样坚持初心、勇于突破的科技人员的存在,我们市民餐桌上的稻米品种才能逐渐丰富、品质逐渐变好。
原文链接:https://nyncw.sh.gov.cn/mtbd/20250103/ff1da9283a0749cab2b76af465ada199.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