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特产关注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特产百科 > 正文

2024年全国小麦秋冬种技术意见

发布时间:2024-09-26作者:佚名来源: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

  

  

  “秋分”已过,冬小麦陆续开始整地播种,秋冬种即将全面展开。当前,冬小麦主产区气温偏高、降水丰沛,前茬作物生长发育正常,可适时收获腾茬,利于实现适期播种,加之土壤底墒充足,小麦种子数量足质量好,今年小麦秋冬种形势总体有利。气象部门预测,拉尼娜可能10月份形成,天气不确定性增加,部分地区可能干旱少雨,秋冬气温起伏较大,对培育小麦冬前壮苗、确保安全越冬带来不利影响。各地要紧紧围绕大面积单产提升,以提高小麦整地播种质量为主线,以配套使用高性能播种机为重点,推进适期适墒适量适深播种,加强冬前管理,强化防灾减灾,培育冬前壮苗,确保安全越冬,夯实明年夏粮丰收的基础。

  一、提升播种质量,确保一播全苗

  (一)精细整地。正确把握整地时机,合理耕作,提升作业质量。秸秆粉碎。前茬收获后采用专用秸秆粉碎机进行粉碎,碎草长度控制在5厘米左右,留茬高度10厘米以下。深埋匀埋。因地制宜采取耕翻或深旋耕等方式进行埋草灭茬整地,旋耕埋草灭茬机械动力要足、行进速度适当,确保旋耕埋草深度达到12—15厘米。深耕(松)整地。每隔2—3年进行深耕(松)一次,破除犁底层,耕深25厘米以上,耕后及时耙平压实、踏实土壤,避免造成冬季黄苗死苗。

  (二)选用良种。结合生产条件变化和产量潜力挖掘,更换新品种,因地制宜选用冬性、半冬性或春性品种。根据生产水平选种。在旱薄地选用抗旱耐瘠品种,在土层较厚、肥力较高的旱肥地选用抗旱丰产品种,在肥水条件良好的水浇地和稻茬高产田选用丰产潜力大的耐肥、抗倒品种。根据灾害特点选种。“干热风”重的地区选用适当早熟、抗早衰、抗青枯的品种,以躲避或减轻“干热风”危害。南方多雨、渍涝严重地区宜选用耐湿、抗穗发芽的品种。根据区域引种示范结果选种。积极引进新品种进行试验示范,并做好种子繁殖工作,以便确定“接班”品种,保持生产用种的高质量。

  (三)种子处理。根据小麦品种抗病性、发病状况、气候条件以及栽培方式,合理选择药剂,做好种子包衣或药剂拌种,尽可能减少“白籽”下田比例。严格拌种用药量,禁止超量用药;拌种后立即播种,现拌现用、当日播完。对多种病虫混合重发区,要因地制宜,合理选用杀菌剂和杀虫剂混用配方进行拌种,以起到“一拌多效”的作用。

  (四)适墒播种。根据土壤类型和整地质量情况,调整播种方式,配套播种机械,因地制宜大力推广宽幅匀播、宽窄行播种、缩距匀播、种肥一体等播种方式;旱作区示范推广免耕沟播;稻茬麦区推广机械条播。墒情不足地块,要提前造墒,创造条件争取适墒播种,或播后及时灌溉补墒,促进齐苗,有条件的地方可推广测墒补灌、水肥一体等技术。土壤过湿地块,要掌握“宁迟勿烂”的原则,播种前先排水降渍,创造适宜墒情,避免烂耕烂种,造成缺苗断垄和僵苗不发。同时控制好播种深度,做到播深适宜、深浅一致。

  (五)适期播种。坚持适期播种,压缩晚播面积。培育冬前壮苗,冬性和半冬性品种一般要保证冬前有效积温达550—650℃,春性品种500—550℃。黄淮海麦区中北部适宜播期10月初至10月15日,南部10月15—25日;长江中下游冬麦区10月中旬至11月上旬,西南冬麦区10月下旬至11月初。同时坚持适量播种,确保适宜基本苗。黄淮海北部地区基本苗为20万—25万,黄淮海中南部地区和长江中下游地区13万—18万,西南麦区15万—20万,西北麦区因地因品种调整。一般每推迟一天播种,基本苗增加0.5万—1万。

  (六)按需配肥。根据土壤质地、耕层主要养分含量和小麦目标产量确定肥料的施用量、施肥时期和施用方法。黄淮海和西北冬麦区,一般高产田块亩氮肥用量(纯氮)为14—16公斤、磷肥(五氧化二磷)6—8公斤、钾肥(氧化钾)5—6公斤。长江中下游冬麦区,中低产田的弱筋小麦亩施纯氮12—14公斤,高产的中筋和强筋小麦田块,亩施纯氮14—16公斤。西南冬麦区,全生育期每亩纯氮用量控制在10—12公斤,地力较高的稻茬麦田可适当减量,地力较差的旱地麦田可适当增加。

  (七)合理灌排。黄淮、西北麦区要注意防止阶段性干旱。播种前后如偏旱,宜造墒播种,或播后及时灌溉补墒;越冬前后如偏旱,宜浇好越冬水,防止小麦冻害死苗,保证小麦安全越冬,并为翌年返青保蓄水分。长江中下游、西南麦区要注意提高麦田灌排能力。播后及时用开沟机开挖田内沟,均匀抛撒沟泥覆盖畦面,减少露籽,防冻保苗。冬季和早春要及时做好清沟理墒工作,确保灌排通畅,雨止田干。

  (八)适时镇压。坚持“压干不压湿、压轻不压重、压软不压硬”的原则,黄淮、西北等地旱茬或旱地小麦选用带镇压装置的小麦播种机播种,随种随压;长江中下游、西南等地稻茬小麦如播种时墒情偏湿,不适合镇压,应在冬前土壤墒情适宜时镇压。对秸秆还田未耙实麦田以及没有镇压的麦田,在播种后出苗前土壤表层墒情适宜时,选用合适镇压器进行镇压,以确保实现苗全、苗匀、苗齐、苗壮。

  二、加强播后管理,确保安全越冬

  (一)查苗补苗。小麦出苗后及时检查出苗情况,对缺苗断垄的地块及时做好补种工作,补种时间越早越好。为促进小麦早出苗,可先浸种催芽,然后开沟播种。补苗地块也可于小麦3叶期后疏密补缺,进行移栽,栽植深度以“上不埋心,下不露节”为宜。补苗踏实土壤浇水后用土覆盖,保墒防板结,促早发赶齐,确保苗全。

  (二)冬前化除。坚持“封杀结合、以封为主、科学用药”的防除策略,播后芽前墒情适宜时,封杀化除。冬前小麦3叶后大部分杂草出土,杂草较易灭杀,一次防治基本能够控制麦田草害,对后茬作物影响小,要抓住冬前这一有利时机根据草相适时开展化学除草。冬前化除务必要避开寒潮来临前用药,掌握在“冷尾暖头”、气温适宜时打药,并严格按照农药标签上的推荐剂量使用,防止药害发生。

  (三)及时追肥。小麦在2叶期左右,对基肥施用量不足的田块,要及时补施苗肥促苗早发,一般基苗肥应达到总施肥量的50—60%;对因施肥不匀造成生长不平衡的田块要尽早追肥促平衡生长。对分蘖不足的田块,要及时追施壮蘖肥。对秸秆还田量大、麦苗发黄严重的田块,尽快施用复合肥或速效氮肥,促弱转壮。

  (四)防灾减灾。根据实际情况做好预案,提前预防或灾后补救,促进麦苗恢复生长,减轻损失。播后遇雨及时破除板结;冬前地有龟裂及时通过耙耱或镇压等方法弥补裂缝,防冻保墒;旺苗田采用控制水肥、冬前镇压等蹲苗措施,促下控上。近年来,茎基腐病、纹枯病等病害偏重发生,合理选用抗病品种,小麦玉米轮作区做好播前深翻灭茬、播时种子药剂处理、返青期喷施药剂防治,降低病害危害风险。



原文链接:http://www.moa.gov.cn/gk/nszd_1/nszd_2/202409/t20240924_6463166.htm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特产关注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中特时代品牌管理有限公司主办--特产协会官方网站--特产行业信息化应用平台安全联盟站长平台

特产关注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2-2022 tcgz.org.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3003596号-15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340号

联系电话:010-58471778 手机:15340107939 监督电话:13161838198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8471778

联系邮箱:zgtczxwx@foxmail.com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院西配楼205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