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特产关注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特产百科 > 正文

榆阳:注意查治玉米大斑病

发布时间:2024-08-26作者:佚名来源: 陕西省农业农村厅

  

  大斑病又称条斑病、煤纹病、枯叶病、叶斑病等。主要为害玉米的叶片、叶鞘和苞叶。叶片染病先出现水渍状青灰色斑点,然后沿叶脉向两端扩展,形成边缘暗褐色、中央淡褐色或青灰色的大斑。后期病斑常纵裂。严重时病斑融合,叶片变黄枯死。潮湿时病斑上有大量灰黑色霉层。下部叶片先发病。在单基因的抗病品种上表现为褪绿病斑,病斑较小,与叶脉平行,色泽黄绿或淡褐色,周围暗褐色。有些表现为坏死斑。

  一、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病原菌以菌丝或分生孢子附着在病残组织内越冬。成为翌年初侵染源,种子也能带少量病菌。田间侵入玉米植株,经10—14天在病斑上可产生分生孢子,借气流传播进行再侵染。玉米大斑病的流行除与玉米品种感病程度有关外,还与当时的环境条件关系密切。温度20—25℃、相对湿度90%以上利于病害发展。气温高于25℃或低于15℃,相对湿度小于60%,持续几天,病害的发展就受到抑制。在春玉米区,从拔节到出穗期间,气温适宜,又遇连续阴雨天,病害发展迅速,易大流行。玉米孕穗、出穗期间氮肥不足发病较重。低洼地、密度过大、连作地易发病。

  二、预报依据

  1.发生动态:经我中心工作人员2024年8月5--14日在园区、小纪汗乡黄土梁村、金鸡滩镇白舍牛滩村、海流滩村等玉米田调查,发现玉米大斑病病株,均为零星发生。

  2.系统监测: 截止8月10日,玉米大斑病监测预警系统显示:鱼河镇鱼河农场郑家沟分场,提示第1代侵染,注意田间调查;金鸡滩镇海流滩村,提示第1代侵染,注意田间调查;小纪汗镇黄土梁村,提示第1代侵染,注意田间调查。

  3.气象资料:由于近日出现阴雨大风天气,空气潮湿,有利于玉米大斑病的发生、蔓延、传播。望各乡镇通知农民朋友查看玉米大斑病发生动态,及时采取相应防治措施。

  

  三、防治建议

  该病的防治应以种植抗病品种为主,加强农业防治,辅以必要的药剂防治。

  1.选种抗病品种:根据当地优势小种选择抗病品种,注意防止其它小种的变化和扩散。选用不同抗性品种及兼抗品种。

  2.加强农业防治:适期早播,避开病害发生高峰。施足基肥,增施磷钾肥。做好中耕除草培土工作,摘除底部2—3片叶,降低田间相对湿度,使植株健壮,提高抗病力。玉米收获后,清洁田园,将秸秆集中处理,经高温发酵用作堆肥。实行轮作。

  3.药剂防治:对于价值较高的育种材料及丰产田玉米,可在心叶末期到抽雄期或发病初期喷洒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液、25%苯菌灵乳油800倍液、40%克瘟散乳油800—1000倍液,隔10天防一次,连续防治2—3次。注重轮换用药,交替用药,选择早晚无风的晴天用药,同时注意做好防护工作。

  


原文链接:http://nynct.shaanxi.gov.cn/www/zbjs7155/20240820/9850295.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特产关注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中特时代品牌管理有限公司主办--特产协会官方网站--特产行业信息化应用平台安全联盟站长平台

特产关注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2-2022 tcgz.org.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3003596号-15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340号

联系电话:010-58471778 手机:15340107939 监督电话:13161838198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8471778

联系邮箱:zgtczxwx@foxmail.com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院西配楼205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