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平:蟋蟀的发生及防控措施
发布时间:2024-08-26作者:佚名来源: 陕西省农业农村厅
蟋蟀(Gryllulus;Gryllus)属直翅目,蟋蟀科,俗称蛐蛐,是常见的害虫之一。其主要危害各种作物的根、茎、叶、果实和种子,对幼苗的损害特别严重,往往造成缺苗断垄,甚至重新翻种。通过兴平市植保站连续多年监测,蟋蟀科在当地发生主要有油葫芦、大棺头蟋、小棺头蟋、长翅姬蟋、斑翅灰针蟋、斑腿灰针蟋、树蟋、斗蟋等种类,一年发生一代,始见期6月24日,末见期9月23日,8月中下旬为成虫发生高峰期。据调查,近期单日单台高空灯诱虫1700余头。此时正值当地大白菜、萝卜出苗期,与蟋蟀成虫危害盛期相吻合,必须抓紧开展防控工作。
防治措施:
1、农业措施:播种前深翻土壤,压低虫口基数。
2、毒饵诱杀:根据蟋蟀成、若虫喜食炒香麦麸的特点,先用60℃—70℃的温水将90%晶体敌百虫溶解成30倍液,取药液1公斤,均匀喷拌在30—50公斤炒香的麦麸上,顺着菜田外围均匀撒施,每亩3——5公斤,效果良好。
3、灯光诱杀:利用蟋蟀有趋光性的特点,大面积种植区可安装黑光灯诱杀成虫。
原文链接:http://nynct.shaanxi.gov.cn/www/zbjs7155/20240823/9850493.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 上一篇:府谷:玉米大斑病发生动态与防控
- 下一篇:礼泉:抓住关键时期 做好三代玉米螟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