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辛集市:为种业发展注入科技“内核”
发布时间:2024-06-18作者:佚名来源: 河北省农业农村厅
辛集市是“河北节水小麦之乡”。近年来,辛集市以加快发展现代种业、提升自主创新能力、高标准建设国家繁育种基地为目标,以辛集市马兰农场为核心,依托国家小麦专家组顾问郭进考及其团队科研优势,强技术、建基地、联农户,努力打造中国北方节水小麦种业科技创新示范区。
截至目前,在辛集市马兰农场育成的小麦新品种已达33个,累计推广到河北、河南、山东、山西、江苏和新疆等8个省份,向社会提供良种超过10亿公斤,累计推广应用面积4.2亿亩,增产节水小麦105亿公斤。
技术研究促综合改良 助力农业固本强“芯”
粮食增产,种子是“芯片”。作为国家区域性良种繁育基地,辛集市在马兰农场与15个科研院所开展技术合作,实施了以节水小麦为核心的农作物种子选育和配套技术研究,建立“产学研相结合、育繁推一体化”的现代农业集成技术孵化中心。
在马兰农场节水小麦根系剖面展示区可以看到,地面上不足70厘米的小麦,根系却十分发达,牢牢扎到土下2.3米到2.5米,被誉为“会找水喝的麦种”。
近年来,马兰农场在节水高产小麦“育繁推”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培育了“马兰系列”等优新品种11个。这些小麦品种涵盖节水高产、优质强筋、优质专用各类型,具有节水、节肥、节种、节药等特点,极大满足了群众降成本、稳产量、增收益的需求。特别是新品种“马兰1号”,最高亩产达863.76公斤,实现河北小麦育种历史性跨越,2023年被列为全国小麦主推品种。
技术管理更绿色科学 推动农业节本增效
良种加良法,主打性价比。经过多年调查研究,郭进考发现,同一品种、同等地力、应用不同技术管理措施的麦田,亩产相差10%左右。
为此,郭进考在马兰农场开辟了一块专门的展示田,开展不同播期、不同播量、不同管理方式下的小麦产量试验。2024中国种子大会马兰小麦分会举办期间,这块展示田也成为观摩人员必去的打卡点。“新技术管理下的小麦整齐度特别高,参观之后真是收获不少。从前期的整地,再到播期、播量的把控,以及后续的浇水、用药,里边的学问多着呢,只有真正实践了才能看到差距。”沧州市肃宁县种粮大户郭国卿说。
“整地质量好、适时播种的小麦,播种量每亩在10到12.5公斤之间就可以了。一定不要太密,否则会影响后期植株间的通风、见光。浇水也要在镇压保墒的前提下,推迟春一水……”郭进考主张农业要“算大账”,能省则省,“河北省3300多万亩小麦,每亩少用1斤种子就可节省3300多万斤种子,减少5斤就是节省1.6亿多斤粮食。同样,一个生长季少浇一到两水,每亩节水50立方米以上,可为河北小麦种植节水10多亿立方米。”
在节肥和节药方面,郭进考团队通过研究不同施肥处理情况下土壤结构、理化特性变化对作物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确定了施肥的科学配比,将每亩氮磷钾施肥含量由40%降低到35%;全面推行“统防统治”防害措施,利用机械化喷洒代替农民传统喷雾器喷洒,直接作用于小麦根部,增强用药效果、减少用药量,使每亩小麦防治成本降低14.5元,产量增收3%以上。
应用新技术新设备 加快向现代农业转型
马兰农场充分利用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的现代科技手段,正在积极打造辛集市首家智慧无人农场。农场应用“天上无人机、地上无人车”的“陆空”植保作业,既解放了劳动力,又实现了科学、精准、高效防治。此外,农场还配备了智能虫情测报灯、病菌孢子自动捕捉仪、小气候自动采集仪、害虫性诱捕器等先进设备,实现了各项数据实时监测。
依托专家团队,马兰农场还开设了“大地农业讲堂”,通过手机App向村民讲授最新的农业技术,解答村民种植难题。这种形式打破了空间壁垒,让村民在田间地头就能与专家直接对话。
智慧农业带动马兰农场现代农业生产向精细化、科学化不断迈进。下一步,辛集市将继续贯彻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加快推进新品种、新技术、新装备、新农人的深度融合,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
“我们将加大对新品种研发的政策补贴力度,加速新型农业技术推广,加快新装备的普及,加强新农人培训,让每一寸土地生产出更多的粮食。”辛集市农业农村局局长苏赫说。
原文链接:http://nync.hebei.gov.cn/html/www//kjjy/1802606701943033857.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 上一篇:府谷:玉米、豆类蚜虫发生与防治
- 下一篇:黄淮海抗旱晚播及改种补种技术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