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山广南:“小巧手”绣出庭院“大经济”
发布时间:2024-04-22作者:佚名来源: 云南省乡村振兴局
走进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广南县者太乡者太村委会平贵小组的农家院落,壮家妇女们三两而坐,欢歌笑语,一针一线绣着鞋垫、背带、衣服,穿针引线之间,一幅幅精美的图案跃然而出。
近年来,者太乡坚持党建引领,采取“党组织+村集体+党员+绣娘”的方式,在绿美村庄建设中融合“壮族刺绣技艺”发展庭院经济。
“小工坊”托起绣娘“共富梦”
“我今年66岁,出去打工不方便,重活也干不了,现在在家一边带孙子一边做点刺绣,一年下来有1万多元,够平常的生活费了。”村民王玉英笑着说。
凤仙刺绣传承布艺加工坊是由者太乡省级非遗传承人、广南桃源乡土人才张凤仙于2022年成立的,属于者太乡刺绣产业的龙头工坊,采取“原材料供应+技术指导+订单回收+定点销售”的模式运营。绣娘们可以不定期到工坊交流学习刺绣技术,低价购买原材料,闲时三两成行到工坊刺绣,农忙时节就在家缝制,绣出成品后拿到工坊售卖,工坊通过店铺日常销售、接单订制、参加商品展销活动和抖音平台宣传等方式进行销售。一年下来,工坊创收30余万元,带动群众增收80余万元。
“小培训”激发增收“大潜能”
“乡上组织了好几次刺绣培训班,我都报名参加了,学到技术以后,我试着绣了卖,生意还不错。去年,我买了几台机器来扩大生产,带着两个姑娘一起做,一年下来也有9万元左右的收入。”街天正在卖着绣品的王秀英说道。
为发展庭院经济,培训专业的人才队伍,推动刺绣产业发展,者太乡对34个壮族村再次调查统计,精准锁定绣娘人数,建立壮绣协会,统筹产业资源。同时,以“免费培训、提升技艺”的方式,将刺绣技艺培训纳入培训课程,开展技能培训26场1500余人(次),培训刺绣骨干16人,开展“非遗进校园”“入户传技”等20余次1000余人,为刺绣产业注入生机和活力。“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我们壮家世代都会刺绣,作为壮族刺绣技艺的非遗传承人,我每月都去学校少年宫教刺绣,周边喜欢刺绣的来我家学习的人也比较多,学会了就做绣品来卖。几年下来,我培训过的绣娘也有几百人了。”张凤仙笑着说。
“小院落”推动庭院“大经济”
“我从事刺绣已经有30多年了,空闲的时候我都会去街上买点针线在家绣,街天就拿去卖,生意还不错。去年,还有学校的研究生来我这里参观学习。”在自家刺绣的村民李翠芬说道。
者太乡以培养“壮族刺绣技艺”非遗传承人和乡土人才为切入点,分批、分类“讲好”壮绣故事,并通过宣传推广、网络直播、产品展销等方式加大宣传营销。如今,随着产品影响力和销量的提升,越来越多的留守妇女成为庭院经济的支持者和参与者,庭院经济成为带动群众增收致富的一道美丽风景。目前,者太乡共有经常从事作坊及个人手工刺绣销售的绣娘52名、兼职绣娘1200余名、壮族手工刺绣销售点11个、壮族刺绣服饰店1家,刺绣产业年销售额超230万元。
群众增收是乡村振兴的关键,刺绣产业是者太乡的传统产业。今后,者太乡将深入挖掘“刺绣+庭院经济”的巨大潜力,以平贵村为重点打造示范村和示范户,让庭院方寸之地变成创收之所,推动乡村振兴快步走。
原文链接:http://ynxczx.yn.gov.cn/html/2024/zhoushizaixian_0412/11689.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 上一篇:西双版纳勐腊:乡村富裕乡愁浓
- 下一篇:四平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记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