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特产关注网

当前位置:首页 > 市场动态 > 正文

每6碗龙江大米,他们贡献1碗

发布时间:2022-04-19作者:佚名来源: 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

  “民以食为天,农以种为先。”一粒小种子,关乎国力和民生。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种源安全关系到国家安全,必须下决心把我国种业搞上去,实现种业科技自立自强、种源自主可控。

  中央一号文件提到,要大力推进种源等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我省属高纬度寒温带气候区,是我国乃至世界最北部寒冷稻作区,特殊的稻作生态环境,需要具有特殊生态型的水稻品种。

  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二级研究员潘国君,做了40年水稻育种,他和他的团队培育出多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质高产多抗寒地早粳稻品种。尤其龙粳31,每年平均产量600万吨,“六碗龙江大米中有一碗来自龙粳31。”

  “给国家粮食安全多上几道‘防护墙’”

  4月龙江,乍暖还寒。

  大田春耕在即,水稻研究所的阳光温室却迎来了新一季的收获,“今年我们在温室培育的水稻单倍体育种材料又有了阶段性进展!这些都是自主的核心宝贵种质资源,是别人没有的。”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一粒种子可以改变世界,要把黑龙江省建成现代化农业大省,实现农业现代化,种子必须先行。”潘国君说,“种子选对了,基本一年90%收成也就拿到手了。”

  经过大量的实验和比对,潘国君团队又培育出新的龙粳品种——龙粳3013。

  “它比龙粳31每穗多20~25粒,平均每亩增产8.9%。比龙粳31还好吃,食味值高2~3分,最高达85分。”

  目前,龙粳3013品种已经过3年的全省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去年通过了农作物新品种审定和农业农村部进行的百亩连片机械实收测产,亩产达到750多公斤。

  “今年我们准备大面积推广,这个春天种子已经供不应求。”

  随着天气转暖,潘国君也更加忙碌。

  研究所培育的几万份水稻种质材料要一一分装、包衣、浸种、催芽,到5月中下旬开始插秧,潘国君每个环节都跟得特别认真,“看住、看准,才能研发出更新更好的品种,为国家粮食安全多上几道‘防护墙’!”

  “被卡脖子的滋味不好受”

  潘国君出生时,正值国家经济困难时期。“那个时候能吃上饭都不容易,别说吃饱饭、吃好饭了。”潘国君说。但他心中也一直有个疑问,“都说黑土地‘攥一把都能出油’,可我们守着黑土地为啥吃不饱饭?”为此,高考时,潘国君报考了农学院,毕业后走进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

  那时,我省的主导水稻品种都是外国品种。“尤其是‘空育131’,是大多数稻农的选择。”潘国君介绍,“可是有一年,天冷、雨水多,种‘空育131’的稻田都得了稻瘟病,很多地块绝产了。这对一年忙到头的农民来说,简直就是灭顶之灾。”而这种减产、绝产并不是偶然,而是经常不定期“发作”。

  “装着国外‘芯片’的种子怎么能保证我们国家粮食安全?作为农业大省,我们却在水稻品种研发方面被‘卡着脖子’,这滋味不好受啊!”如今说起这段经历,花甲之年的潘国君仍掩饰不住激动,“我们一定要选育和推广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水稻新品种!只有这样才能防止国外种业进驻我国水稻市场形成垄断和威胁,才能从源头上保障国家的粮食安全。”

  “要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里”

  水稻育种是个漫长的过程。

  “一株水稻有12对染色体、三四万个基因。育成一个产量高、抗病性强、抗倒伏、耐低温、食味好的品种,首先要选择具有上述优良特性的‘亲本’,经过授粉杂交,使‘亲本’实现千百次的基因重组,然后还要经过产量、特性鉴定,区域试验等,每一个品种从开始研发到最后推广都要经过十余年的努力。”

  2000年,潘国君组建了生物技术育种团队。为了研发新株型材料,他们每天除了在田间地头搞调查就是在实验室做研究。

  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头上太阳晒,脚下水汽蒸。

  “研究人员的热情似乎比40℃的实验玻璃大棚热度还高!”十几年如一日,团队成员们练成了种水稻的“好把式”,也炼出了寻找新株型材料的“火眼金睛”:“水稻品种改良的过程漫长又曲折,看着稻田,当满眼都是曾经失败的影子时,那就离成功不远了。”

  十几年寒暑过去,龙粳31“横空出世”:产量高、品质良,整精米率高达71.8%;抗病性强,特别抗稻瘟病能力强,大面积种植10多年没有发生病害;抗冷性强,低温冷害年稳产性也好;米质稳定,耐贮藏。

  人们从一开始种点儿试试看,到最后彻底离不开。2013年龙粳31种植面积占全国粳稻品种面积的15.1%,创全国粳稻年种植面积的历史纪录。此后多年,一直“领跑”。

  齐齐哈尔市富裕县张海深有感触,“前几年几场台风过后,倒伏的品种很多,但我家种的龙粳31经受住了考验,没减产,保护了我的‘钱袋子’。”

  据不完全统计,20余年间,潘国君及团队35项科研成果获奖;51个品种获得植物新品种权,育成44个水稻品种,累计推广面积2.1亿亩,增收稻谷105亿公斤,增创社会经济效益294亿元,成果直接转化效益1.5亿元以上。(黑龙江日报全媒体记者 宋晨曦)

  


原文链接:http://nynct.hlj.gov.cn/nynct/c100013/202204/329cd2aa5f90402893d793886d12aba8.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特产关注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中特时代品牌管理有限公司主办--特产协会官方网站--特产行业信息化应用平台安全联盟站长平台

特产关注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2-2022 tcgz.org.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3003596号-15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340号

联系电话:010-58471778 手机:15340107939 监督电话:13161838198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8471778

联系邮箱:zgtczxwx@foxmail.com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院西配楼205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