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特产关注网

当前位置:首页 > 市场动态 > 正文

科技保障打好农业生产“第一仗”

发布时间:2022-04-08作者:佚名来源: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业农村厅

  

  早春时节,新疆从严冬中复苏,迎来一年中充满希望的季节。随着气温逐渐回升,春耕生产由南向北陆续启动,广袤的农田里随处可见忙碌的身影,为一年丰收播下希望之种。

  春分麦起身,一刻值千金。春耕是全年农业生产的“第一仗”,是夯实农产品稳产保供基础、筑牢粮食安全底线的关键环节。春耕生产启动以来,新疆各地不误农时抓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一幅幅热火朝天的劳作景象交替上演。忙碌中,科技支撑下的现代农业智能化、自动化先进生产方式,红红火火格外惹眼。

  农机装备大显身手

  农业的根本出路在机械化,现代化的春耕就是农业装备机械的大舞台。

  如今,地上跑的、天上飞的,种类繁多、形式多样的农机装备纷纷投入春耕生产,大幅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

  在玛纳斯县乐土驿镇,田地里装有北斗导航系统的无人驾驶精量播种机,按照预先设定的播种线路工作,播种、铺设滴灌带实现全程机械化。

  “有了北斗导航系统的支持,拖拉机能自动接收数据,走出直线,自动化的播种机会根据行经路线,进行精量播种。”乐土驿镇白杨树庄村村民赵千说,2022年他所在的合作社种植了2400亩春小麦,全部采用机械化无人导航播种,不仅大幅提高了工作效率,还节约了种子,为后期机械化生产管理打下了基础,使增产增收更有保障。

  “智慧农机的使用为推广精量播种、节水灌溉等新型农业技术创造了条件,小麦生产节本增效就有了基础。”赵千说,2022年合作社的春小麦亩均产量目标是突破400公斤,进一步提升综合生产效益。

  自动化播种是看不见的数据和看得见的农机的结合,无人机的广泛运用则让农业机械化向地面空中结合的立体化方向发展。

  “一台无人机比十个人还要能干,且肥料播撒均匀,作业效率更高。”阿瓦提县鑫汇诚农机服务农民专业合作联社理事长雷延钢介绍,一台无人机每天可完成约400亩地的施肥作业,远超传统人工施肥方式。2022年,合作社管理的近11万亩冬小麦将全部使用无人机进行植保作业,提高返青冬小麦的苗情质量。

  先进的农机装备登场唱主角已是新疆春耕生产最显著的特征。2022年,全区计划投入106.13万台(套)农机装备支持春耕生产,目前已完成检修80.84万台(套),培训农机手和修理工24.97万人次,各地农用机械供应充足,有力保障了春耕生产需要。

  自治区农业农村机械化发展中心研究员裴新民介绍,近年来,以植保无人机为代表的自动化、智能化农机装备在新疆农业生产中快速普及,北斗卫星导航、水肥一体化技术伴随着先进农机装备的普及得到广泛运用,进一步提高了农业生产综合效益。2022年,新疆将用好南疆差异化农机补贴政策,在推广各地农业生产急需的农机装备的同时,重点推广智能、高效、绿色的农机装备,加大对林果业、畜牧业、农产品初加工等领域机械装备的补贴和推广力度,让农机装备为全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更有力的支撑。

  现代种业提质增效

  农业现代化,种子是关键。一粒粒好种子,无疑是春耕生产的“主角”。

  距离玉米播种还有半个月的时间,拜城县布隆乡欧吐拉布隆村村民努尔尼沙·努尔对2022年的农业生产已经胸有成竹,好种子成为她信心的来源。

  “我们与种业龙头企业签订了制种玉米生产合同,企业订单收购我们的玉米,解决了销路问题,还给我们提供全程技术服务,确保有个好收成。”努尔尼沙说,制种玉米亩均收入高出传统大田种植800元以上,2021年她家种植的12亩制种玉米亩均收入超过2500元。

  为努尔尼沙提供支持的企业是新疆天玉种业有限责任公司,这家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在春耕期间最重要的任务就是把优质的种子送到农民手中。

  “2022年,我们已完成加工玉米种子8000余吨、棉花种子4000余吨。”该公司董事长吴洪涛说,从2021年底开始,企业就开足马力生产加工玉米、小麦、棉花等农作物种子,以满足2022年春耕生产用种需求。春耕生产启动后,企业将为农户提供全程农业技术指导服务,让好种子在好技术的呵护下结出丰收的果实。

  比起加工和销售,育种研发才是天玉种业最为核心的工作。近年来,天玉种业始终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在农作物良种培育上不断加大研发投入,立足于新疆气候环境特点和种植业结构,有针对性地培育适宜的农作物优质品种,每年可培育出玉米、棉花、小麦农作物新品种(系)30个以上,有3至5个品种通过国家、自治区审定,并成功推向市场。

  好品种加速推广,让越来越多的农民切实受惠,形成了农民愿意用好种、主动用好种的共识。2022年,全区将进一步整合涉农资金,优先投入“4个百万亩”制种基地建设。围绕小麦、玉米、棉花等作物,支持种业龙头企业实施育繁推一体化建设项目,扶持种业企业做优做大做强,实现优势制种基地与优势企业相互结合、优势互补,构建“政产研学用”相结合的育种攻关团队,推动种业科技自立自强,种源自主可控,提升种业发展水平,让农民切实享受到品种改良和技术更新带来的发展红利,实现增收致富。

  先进技术稳产保供

  现代农业科技支撑如何体现?好品种、好装备、好的生产管理技术缺一不可。技术是决定丰收质量的关键因素,而这往往是农民的短板。

  “不是施肥越多,收成就越好。对于一类苗和二类苗,目前主要是提高地温促进小麦生长,只浇水不施肥最好。”于田县英巴格乡巴什兰帕村村民买买提·麦图孙说,冬小麦返青后要根据苗情质量,合理选择施肥方案。

  买买提种植冬小麦多年,熟悉小麦管理的他始终不太精通施肥技术。2022年春耕期间,他在技术服务组专家的帮助下,全面学习了冬小麦返青施肥的相关技术要领,种粮的本领增强了不少。

  新疆农业大学农学院党委书记石书兵正是帮助买买提学习农业技术的专家之一。2022年春耕期间,他参与了和田地区多个县市的农业技术服务工作,把农业技术送到农民手中。

  “我们针对每个县特有的生产环境提出指导建议,帮助农民提高管理水平,提升农业生产综合效益。”石书兵说,在服务指导农民的同时,专家组还专门举办培训班培养了一批本地农业技术人员,为当地农民提供长期技术服务。

  “2022年,我要逐渐减少化肥使用量,逐步实现有机肥替代,不断提高小麦品质。”买买提自信地说,2022年要努力将小麦亩均产量提高到450至500公斤。

  2022年以来,为切实做好春耕期间的技术服务指导工作,自治区农业农村厅、新疆农业科学院、新疆农业大学等单位联合选派专家、技术骨干组成10个蹲点包片专家调研指导组,深入全疆14个地(州、市),帮助农民解决春耕生产技术难题,落实水肥调控等管理措施,努力提升苗情质量,化解冬小麦越冬风险,推动关键措施落实到田。

  今后一个时期,新疆农业农村部门将依托基层农技推广项目等,继续加大对农业技术人员和农民群众的培训力度,根据农民群众的实际需求确定培训课程,因地制宜、分类施教,进一步完善农业科技教育培训体系,不断提高农牧民的科学素质和依靠科技致富的能力。

  先进的农机装备驰骋田野,优良品种得到大力推广,科学的管理技术快速普及……繁忙有序、科技感十足的现代化春耕场景正在天山南北铺展开来。

  


原文链接:http://nynct.xinjiang.gov.cn/nynct/nyncdt/202204/d876906564cd490db96fa597a18434f1.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特产关注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中特时代品牌管理有限公司主办--特产协会官方网站--特产行业信息化应用平台安全联盟站长平台

特产关注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2-2022 tcgz.org.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3003596号-15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340号

联系电话:010-58471778 手机:15340107939 监督电话:13161838198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8471778

联系邮箱:zgtczxwx@foxmail.com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院西配楼205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