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高新区为退捕渔民上岸铺路架桥
发布时间:2022-02-26作者:佚名来源: 苏州市农业农村局
为做好退捕渔民上岸工作,苏州高新区制定《苏州高新区退捕渔民就业跟踪服务卡》,对退捕渔民实行“一人一卡一档”实名制管理,实时记录退捕渔民基本情况、当前就业情况、技能水平、就业愿望、培训需求和提供的就业服务等内容。经过区镇联动,实现了“有就业愿望和劳动能力的退捕渔民就业率”和“落实退捕渔民社会保障”两个百分百。
一是创业扶持安置一批。对有意愿在渔业等领域创业的退捕渔民,开展创业培训、创业指导和跟踪服务,支持各地设立一批富有特色的渔业创业孵化基地,对退捕渔民首次创业且正常经营一定期限的,按规定给予一次性创业补贴;对于自筹资金不足的,指导地方及时落实创业担保贷款政策。对自主创业的退捕渔民,落实富民创业担保贷款贴息、税费减免、创业社保补贴、创业带动就业补贴等扶持政策,努力将他们“扶上马、送一程”。创新推出了“退捕渔民特殊就业补贴”,对灵活就业并足额缴纳社保的退捕渔民,给予不超过2年、每月500元的特殊就业补贴,鼓励退捕渔民多渠道灵活就业。
二是务工就业安置一批。全面摸排渔民对于技能培训的需求,确保退捕渔民技能培训政策知晓度百分百,充分发挥各镇(街道)职业指导工作站作用,为每名就业年龄段退捕渔民提供“113”服务,即:不少于1次的政策宣传、不少于1次的就业指导、不少于3次的职业介绍。精选生活服务类、生产制造类及渔民所在地特色产业技能培训,提供菜单式技能培训,提升渔民就业技能。截止10月底,共有28名渔民参加免费技能培训,培训工种包括叉车、电工、中式面点师、互联网营销师等。定期召开公益性专场招聘,鼓励企业吸纳退捕渔民就业。相关镇(街道)共召开公益性招聘专场6场,区内115家企业提供了1631个适合渔民的就业岗位,吸引405名渔民进场,124人当场达成意向。
三是兜底帮扶安置一批。深入摸排退捕渔民社会保障情况,做好养老新政宣传解读,引导渔民参加灵活就业养老保险,享受渔民特殊就业补贴,截止10月底,为27名无灵活就业参保意愿的渔民代缴居民养老保险共计4.05万元,做到退捕渔民养老和医疗保障“应保尽保”。将困难渔民纳入社会救助对象,目前共有1人纳入最低生活保障,3人纳入低保边缘重病困难救助对象,1人享受残疾人生活,3人享受残疾人护理补贴。修订《苏州高新区支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23条政策意见》,落实政策鼓励企业吸纳退捕渔民就业,凡吸纳渔民就业符合条件的,按规定落实吸纳就业补贴、社会保险补贴等扶持政策。
原文链接:http://nyncj.suzhou.gov.cn/nlj/gtfy/202201/b33a591446944aab895664b10af9feb9.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