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特产关注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特产调研 > 正文

产业特,“强引擎”推动乡村加速振兴

发布时间:2022-02-26作者:佚名来源: 南京市农业农村局

  

  

  

  石墙围精品名宿村。彭澎 供图

  第八批次江苏省特色田园乡村名单前不久出炉,溧水张家村诸家、长乐社区凉蓬和六合双墩村张庄上榜。至此,全市已有51个村建成并获得命名省级特色田园乡村。

  省级特色田园乡村,特在何处?其知名度飞速跃升背后,又给其他乡村加速振兴带来哪些启示?今天起,推出“特色田园乡村建设的南京实践”系列报道,从产业特、村庄美、农民富三个维度探究南京市特色田园乡村建设的经验做法、典型成就和最新启示。 

  溧水李巷深挖红色资源,一年吸引游客20万人次;浦口西埂做活“藕文章”,带动农旅融合;高淳石墙围村发挥生态优势,成为远近闻名的民宿村……南京市一个个特色田园乡村的主导产业特色鲜明,重塑乡村魅力,带动农民增收。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全市各村因地制宜挖特色,科学规划谋布局,一系列特色产业得以培育发展壮大,吸引人口、资源、技术等要素向乡村回流,不仅撑起农民的“钱袋子”,也成为一村一落的鲜明标识,为乡村振兴带来强劲动能。

  以“特”破局,培育田园新产业

  荷叶蒸排骨、家常烧藕圆、炒腰花、荷叶芽炒牛柳、荷叶芽炒鸡蛋……上周日,下乡度假的卢欢被浦口区永宁街道联合村西埂饭庄的一桌莲藕宴惊艳到了:“没想到莲藕还有这么多吃法,每样都很特别。”

  饭庄老板高兴地说,这些菜都取材于饭店门口的藕塘,游客不仅可以吃莲藕宴,还可以参加赏荷花、体验挖莲藕等活动。

  一根藕,满足了食客挑剔的味蕾,也带动了西埂莲乡的乡村振兴。西埂位于老山以北、滁河以南,因为水网纵横,水系发达,一直有种植莲藕的传统。

  “以往规模零散,效益低下,近年来,永宁街道因地制宜,依托莲藕种植这一特色,推进农旅融合,围绕‘特色产业,特色景观,特色产品’,打造现在以莲藕种植为支撑,以‘莲文化’为平台,集科普教育、农事体验、农产品深加工等于一体的乡村旅游基地。”联合村党总支书记陈海峰介绍,西埂自然村因“莲荷”特色被命名为第六批省特色田园乡村。

  依托当地资源禀赋,因地制宜培育乡村主导产业,不仅唤醒沉寂的特色资源,更为乡村振兴破局开题。位于南京东南边陲的红色李巷,曾是苏南抗战的领导机关所在地,被称为“苏南小延安”。由于位置偏远,交通不便,半个多世纪以来,李巷的红色故事少有人知。近年来,溧水区持续挖掘红色资源,探索多种方式讲好红色故事,恢复了新四军将领的旧居,新建了“四史”教育馆等红色教育场馆等,成为南京十大红色文化地标之一。

  红色李巷2017年开村以来,累计接待游客超百万人次,小山村在全国“一炮而红”。溧水区白马镇石头寨旅游服务有限公司负责人黄娟娟介绍,春节期间,村里4家精品民宿的客人,超过半数是慕名而来。

  以“转”提质,重塑乡村新魅力

  22日上午,高淳区桠溪街道蓝溪村石墙围自然村“田园御庄”民宿老板张富强和妻子正忙着做豆腐肉圆子、蒸米糕,为客人就餐做准备。“我家一共有8间房,双休日基本上都订满了。这样的好生意,放在以前可不敢想。”张富强笑着说。

  石墙围地处“国际慢城”桠溪生态之旅核心区,2010年以来,该村依托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生态优势发展起了民宿。“2017年左右,曾面临体量少、名声小、特色不突出等困境,每家民宿一年忙到头,年收入才10来万元。”张富强说。

  民宿产业没有活力,农民收入上不去,怎么办?“只有转型,以转型升级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换代。”桠溪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2020年年底,街道针对石墙围制定提档升级计划,结合农户意向、现状条件、旅游设施需求及未来客源特点,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通过对条件相对比较成熟的7家民宿进行个性化设计,做到一户一格局、一户一亮点,着力打造精品民宿村。

  完成提档升级后的石墙围村声名鹊起,游人不断。数据显示,从去年3月15日正式运营至今,该村已累计接待游客1.22万人次,实现营收近296万元,大大促进当地农民增收致富。

  产业发展“一子落”,乡村振兴“满盘活”。“找到产业发展的突破口,关键要顺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潮流,统筹农村多元价值的合理利用。”六合区冶山街道相关负责人说,冶山街道双墩村张庄顺应市场野菜的需求,发展“七头一脑”野菜种植,改变了以往村民宁愿外出打工也不留在村里的状况。

  “最近香椿头的价格是一年最高的时候,达80元/斤,这200多亩香椿树效益可期。”望着一畦畦香椿树苗,双墩村党总支副书记耿云松说,今年村里还将扩种400亩香椿,用工人数将大幅上升,村民紧紧吸附在野菜产业上,增收之路越走越宽广。

  “接二连三”,拓展富民新路子

  推进特色田园乡村建设,目的是发挥乡村独特禀赋,以田园生产、田园生活、田园生态为核心组织要素,实现多产业多功能有机结合,促进乡村经济社会的整体进步,做好“融合”文章显得尤其重要。

  如何推进乡村产业融合?江宁区黄龙岘村已先行探路。

  春寒料峭,乍暖还寒,黄龙岘的茶园绿意盎然。最近,黄龙岘茶农吴茂才每天都要去茶园看看,掰着手指等茶树发芽。“再过1个月,今年的新茶就要上市。”今年69岁的老吴种了34年茶叶,对这季茶叶满怀期待。

  “以前我们只知道埋头种,把新鲜茶叶卖到加工厂后,怎么卖、卖给谁都不知道。”老吴说,那时候黄龙岘茶叶没名气,茶叶卖不上价,一年只有约1万元的收入。

  转变发生在2013年,江宁区着手打造西部美丽乡村,江宁交通建设集团国资下乡,开发建设黄龙岘。这个只有0.91平方公里、52户人家、2000多亩茶园的小山村补齐了交通短板,大批游客涌入村里。同时,村里一方面制定茶叶生产、加工标准,将产业链延长至二产,提升茶叶附加值;另一方面对黄龙岘茶叶进行品牌化运营,培育、发展黄龙岘茶文化产业,带动乡村旅游,助力村民增收。

  如今,黄龙岘茶叶市场认可度越来越高,明前茶单价从原来的500元增至900元,一跃成为“金陵茶文化旅游第一村”,到黄龙岘游玩的市民回城时都会买些茶叶带回去,茶农的收入从1.8万元迅速增长到8.1万元。 

  “接二连三”,既延长了产业链,做强了主导产业,也促进优质资源要素向乡村流动,有助于重构新型城乡关系,为富民增收拓展新空间。

  南京市一个个乡村在“产业特”的指引下,蹚出了一条农业多环节融合、农民多渠道增收的新路子。


原文链接:http://nyncj.nanjing.gov.cn/nygzdt/202202/t20220223_3300968.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特产关注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中特时代品牌管理有限公司主办--特产协会官方网站--特产行业信息化应用平台安全联盟站长平台

特产关注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2-2022 tcgz.org.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3003596号-15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340号

联系电话:010-58471778 手机:15340107939 监督电话:13161838198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8471778

联系邮箱:zgtczxwx@foxmail.com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院西配楼205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