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特产关注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特产百科 > 正文

大宗淡水鱼类养殖技术

发布时间:2021-10-19作者:佚名来源: 扬州市农业农村局

  

  一、鱼苗生产

  1.鱼类亲本培育

  为保障鱼苗生产的质量,在选好亲本鱼类的同时,春季应强化好鱼类培育工作。应该根据不同品种的亲本营养需求,投喂相应的饲料,适当增加维生素E、维生素C。特别要预防亲本饲料霉变,开封的饲料要及时用完,未用完的要密封保存。环境调控方面需要注意水温、水质和水位。温棚早苗繁育工作要更加重视亲鱼的营养强化。

  2.鱼苗繁殖

  根据水温变化等环境因素,制定精准的淡水鱼亲本“水温+流水+营养”综合促熟措施,诱导亲鱼性腺发育成熟自然产卵或利用激素诱导产卵。繁殖季节要注意温度变化,春季时冷时热,容易发生鱼卵冻死或水霉疾病,要注意保温,可利用加温设备进行控温孵化。此外,鱼苗孵化时,最好用贮备好的“冬水”,经生右灰消毒后,用80目的尼龙筛绢过滤。

  3.苗种培育

  按照苗种需求订单制定生产计划,不要盲目扩大或缩减苗种生产数量,保障养殖生产苗种供给。做好培育池的清塘消毒。肥水下塘培育的要提前做好肥水工作。苗种培育密度要适宜,采用精准的饵料进行投喂,同时密切监控水质,适时换水,也可添加微生态制剂调控水质,并严格防控疫病发生。

  二、鱼类养殖生产管理

  1.水质调控

  在开春季节由于气温和水温变化较大,此时水质调控非常关键。高密度屯鱼池塘特别要保持好高水位。根据水质和溶氧情况,适时开启增氧设备。掌控池塘养殖水的肥度,及时施肥。做到少施、匀施、勤施,最好在晴天上午进行施肥。

  2.苗种放养

  选择数量充足、规格大小合适、体质健壮、且符合养殖要求的优良种苗进行放养。设施化和池塘养殖条件下,应根据不同鱼种的生物学和环境适应特性,在水温适宜时进行苗种放养。池塘放养苗种时,特别注意塘内生物饵料的培养,注意有机肥的用量,避免浪费。控制好放养密度,避免发生因密度引发的胁迫性疾病。

  3.饲料投喂

  选择专用的人工配合饲料,及时观察鱼类摄食情况,根据气候条件、水质、养殖阶段及健康状况及时调整每天饲料投喂量。低温期不宜投喂过多的饲料防止水质发生变化,及时检测池底水质指标。越冬后的初期,由于鱼类体质较弱,可适当使用一些优质饲料。温度合适时可逐渐增加投喂量。

  三、鱼类疫病防控

  1.不同生产阶段采取针对性措施(1)鱼苗生产中要做好相关消毒工作。使用含碘和氯消毒剂进行处理,对鱼类受精卵、养殖器材、养殖水体等进行消毒,防止外源病原生物进入生产区。(2)鱼类养殖期间避免因水质恶化引起的缺氧问题,适时减少成鱼存塘量,降低池塘养殖密度。(3)操作过程中应注意避免鱼体受伤或引起应激反应。对于养殖密度较高的成鱼,适当减少饵料的投喂,在饲料中添加适量增加免疫力的添加剂。

  2.科学合理用药(1)合理使用外用药物: 注意药物适用对象、用量和配伍禁忌。例如:生石灰不宜与含氯药物、含碘药物、硫酸铜和敌百虫同用;鳜鱼养殖禁用敌百虫;大口黑鲈和乌鳢养殖塘慎用敌百虫。(2)严禁抗生素滥用: 避免盲目增加药物使用量,不得以预防为目的全池泼洒抗生素。(3)严禁使用禁药和三无产品:不使用农业农村部公告(第250号)禁止使用的药品及其他化合物,以及农业部公告第(2292号)中停止使用的洛美沙星、培氟沙星、氧氟沙星、诺氟沙星4种药品。不盲目听信某种药物效果,不使用国家未批准药品。

  3.疫病防控春季应关注水霉病、烂身烂鳃和白皮等细菌病,寄生纤毛虫病等。水霉病:水霉病往往在病灶部位形成肉眼可见的絮状物,常在水温10–20℃爆发,一般感染受伤后的鱼体。因此,应减少捕捞或转塘等操作,避免鱼体受伤。天气晴好时对养殖水体进行消毒,同时,采取投喂饲料等增强抗病能力措施。

  细菌病:烂身病、烂鳃病和白皮病等细菌病通常由假单胞菌、柱状黄杆菌等细菌引起病灶部位腐烂,常在水温15℃左右时开始发病。为避免疾病发生,可在苗种下塘前使用消毒类药品消毒。

  寄生类纤毛虫病:寄生类纤毛虫病多由车轮虫、斜管虫、累枝虫和小瓜虫等纤毛虫寄生而引起,常在水温15℃以上开始爆发。多爆发于水质较差的养殖塘。因此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水质调节等工作,合理调控水体中浮游生物种类与生物量,抑制水体中有害物种的大量繁殖,增加有益种类的生物量和种群量。疾病爆发时,可使用杀虫药品进行防治。

  小瓜虫病(刺激隐核虫病):小瓜虫病(刺激隐核虫病)发病速度快、致死率高,早期预防和检测是防控的关键。发现虫体时,可多次使用驱虫药品驱离虫体。已经严重感染的,要保证水体环境的适宜与稳定,合理使用药物刺激虫体脱离鱼体,利用小瓜虫生活史特征控制其生存、繁殖和侵染宿主,从而减少患病鱼的死亡,减少损失。

   (信息来源:浙江省淡水水产研究所)


原文链接:http://nyncj.yangzhou.gov.cn/nyncj/nykj/202109/WZVGVVPRRNXC2WF3QJDKEVEMEVPCY9IP.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特产关注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中特时代品牌管理有限公司主办--特产协会官方网站--特产行业信息化应用平台安全联盟站长平台

特产关注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2-2022 tcgz.org.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3003596号-15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340号

联系电话:010-58471778 手机:15340107939 监督电话:13161838198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8471778

联系邮箱:zgtczxwx@foxmail.com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院西配楼205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