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获得职称的农民成为宜昌乡村振兴一线生力军
发布时间:2021-10-19作者:佚名来源: 宜昌市农业农村局
日前,宜昌市牵头举办了全省首次“宜荆荆恩”区域“乡村振兴”农民技术人员高级职称评审会,来自宜昌、荆州、荆门、恩施的44名新型职业农民通过高级职称评审,其中宜昌有16位高素质农民获评高级职称。宜昌市农业农村部门在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中,始终直面农业农村产业发展需求,充分发挥职称“指挥棒”的正向激励作用,让更多具有“三农”情怀、有志为乡村全面振兴贡献力量的乡土人才成为宜昌乡村振兴一线“生力军”。
畅通农民职称晋升通道。2015年12月,宜昌市职称改革工作领导小组批准在宜昌市农业局成立宜昌市农民专业技术任职资格中级评审委员会,开展农民职称评定工作六年来,已有近700名职业农民取得了中初级农业技术职称,涌现了点军街道办事处牛扎坪村党支部书记姜少华、宜昌市名优特农产品精品馆资丘飞鸡品牌创始人张杰、湖北青年创新创业大赛乡村振兴组金奖获得者郭芷均等一批在乡村留得住、用得上、冲在前的农业农村现代化领跑者。2021年6月,经省人社厅批准,宜昌市、荆州市、荆门市、恩施自治州四地职称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再次在宜昌市农业农村局成立了“宜荆荆恩”区域农民技术人员高级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委员会及其办公室,进一步打破农民技术人员职业发展的“天花板”,通过评审选拔,正在着力培育一支市场意识强、专业技术高、经营管理能力好的职业农民队伍。
打造高素质农民人才高地。统计对比2016年至2020年获得中初级职称农民的年龄和学历情况,呈现年轻化和高学历趋势,其中年龄70后占比由67.4%下降为43.1%,而80后占比由17.4%上升至38.2%;大专及以上学历占比由21.7%上升至34.7%。一批高素质农民取得高、中、初级技术职称,必将进一步塑造乡村人才新优势,激发乡村振兴新活力。
农民高级农艺师梁智博,2016年1月取得农艺师职称后,其所在的湖北恒羽生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经申请成立了院士专家工作站,累计申报国家发明专利9项,授权2项,实审2项;申报新型实用专利16项,授权16项。研究开发“池塘圈养技术”,在咸宁、南京、湖南等地成功推广应用,实现成果转化收入 200 万元。
破格晋升农民高级农艺师聂红丽,2011年创办宜昌市晓曦红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现在发展成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湖北省农业产业龙头企业。2020年主动融入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为全市提供优质柑橘苗木52.6万株,接穗86.3万芽;完成高标准新建园22000亩;收集柑橘品种64个,储备柑橘新材料1000余份,筛选出适宜本地主栽品种33个,花色品种22个,推广面积2.3万亩,推广适宜品种带动全区柑橘品改示范;提供劳动就业岗位30个,辐射柑农2000户以上。
站稳服务“三农”的落脚点。农民专业技术职称评定机构将不断加强职称服务能力建设,进一步围绕乡村产业振兴,根据产业链科学设置评定专业,服务地方重点特色产业发展。同时职称评定不是终点,而是服务“三农”工作的新起点,需要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对获评职称的农民技术人才进行广泛宣传、引导和扶持,纳入农技推广、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形成市县乡村四级联动,更好服务于乡村振兴各项事业的开展。
农民高级农艺师杨中军,2011年成立当阳市弘杨种苗有限责任公司,2014年成立当阳市博杨农作物种植专业合作社,任理事长,2016年7月获得农艺师职称后,大力完善蔬菜、瓜果集约化育苗和运输、栽培集成配套技术体系,建立蔬菜、瓜果育苗基地200亩,建设标准化钢管塑料大棚100个、连体式温棚1200平方米,年生产瓜果、蔬菜苗1600万株、生产嫁接育500万株,种植面积2万亩以上,亩均增收1000元以上。
破格晋升农民高级农艺师丁伟,2014年12月,创建远安河仙菇菇业发展有限公司,积极参与精准扶贫工作,采取“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方式发展香菇产业,带动本地周边农户1012户种植食用菌,为河口乡185名贫困户提供就业岗位,每人每月工资收入达到1500元以上,共计带动河口乡243户贫困户脱贫,被认定为宜昌市首批市级扶贫重点龙头企业。2020年,打造“高粱-食用菌-有机肥”循环农业模式,持续推动特色农业提质增效,助力乡村振兴。 (市农技中心 刘晓娜)
原文链接:http://nyj.yichang.gov.cn/content-43852-2097010-1.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